12
 
2021-08-10 14:59:39   作者:阿瑟·黑利   来源:阿瑟·黑利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2号航班血迹斑斑的经济舱尾部,全科医生米尔顿·孔帕尼奥先生正竭尽所能抢救格温·米恩。至于能不能把人救活,他心里也没底。
  D·O·格雷罗拉响炸弹的时候,格温与他只有一门之隔,离爆炸中心最近。
  换作其他情况,格温肯定会和格雷罗一样,当场殒命。好在当时有两种情形让她逃过一劫。
  爆炸发生时,格温与炸药之间还隔着格雷罗和洗手间的那道门。虽然这两样对炸药的阻挡微乎其微,但在万分危急的一刹那,二者共同起到了缓冲作用,避免了首次爆炸对格温的直接冲击。
  也就是在那一刹那,飞机表面裂了一个口子,随即发生第二次爆炸,也就是爆炸性释压。
  爆炸产生的气流一下子把格温掀起,使她向后摔去。格温伤势严重,血流不止。与此同时,这股气流却遇到了另一股相反的力量,也就是舱内空气朝机尾被炸开的裂洞向外部逸散产生的气流。结果就是,这两股气流像两股旋风似的迎面相撞。释压产生的气流随即占了上风,风卷残云般裹挟着爆炸产生的气流一起冲入高空的夜色中,消失不见了。
  因此,爆炸虽然猛烈,受伤的人却不太多。
  格温·米恩伤势最重,她躺在过道里昏迷不醒。紧挨着她的是那个长得呆头呆脑的年轻人,就是他突然从洗手间走出来,吓到了格雷罗。这个年轻人也受了伤,一直在流血,而且觉得有些头晕目眩,不过他还能站起来,意识也还清醒。附近的五六个乘客被爆炸产生的碎片砸到,有些瘀青或轻伤。其余乘客有的被爆炸性释压产生的气流夹带的杂物打到,有的受了些擦伤,还有些被吓坏了,一时缓不过来。不过,这些人的伤都不重。
  起初,舱内产生释压之后,所有没在座位上坐稳的人都被那股巨大的吸力吸向机尾的大洞。格温·米恩当时的处境也十分危险。好在当时她已经落在了地板上,也许是出于本能,也可能是巧合,她的一只胳膊刚好挽住了一个座位的底座。这样一来,她没有被气流冲走,其他人也被她的身体挡了下来。
  最初的那股气流冲出去后,机尾的吸力弱了下来。
  无论有没有受伤,此时所有乘客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就是缺氧。
  虽然氧气面罩及时垂落,可是只有个别人立马抓了过来,戴在脸上。
  好在有几个人已经行动起来,还不算太晚。几位空姐训练有素,不管当时在机舱的哪个位置,都立即一把抓过面罩戴在脸上,然后指挥其他乘客照做。机上碰巧有三位医生,他们原本是趁淡季跟妻子一起组团去度假的。出事后,他们知道时间就是生命,立即给自己戴好了面罩,然后赶忙让周围的人也戴上。朱迪,也就是海关检查员斯坦迪什18岁的外甥女,动作十分敏捷,她给自己戴好面罩,又拉下另一个面罩扣在邻座的小婴儿脸上。随即赶忙给孩子的父母和过道那边的几位乘客打手势,让他们赶快吸氧。那个逃票的昆赛特太太因为以前常常偷乘飞机,见过好多次氧气面罩的用法演示,所以知道该怎么做。她给自己拿了一个面罩,然后把另一个递给她身边那个吹双簧管的朋友,就连他本人也是被老妇人拉回座位上的。至于能不能活着回去,昆赛特太太也不知道,但她觉得自己并不怎么担心。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她还活着,就一定要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弄个清楚。
  有人把一个面罩塞给格温身旁那位受伤的年轻人。虽然他站不太稳,到现在也没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还是设法把面罩戴在了脸上。
  即便是这样,最终只有将近半数的乘客在关键的15秒内吸上了氧气。随后,那些缺氧的乘客开始逐渐陷入昏睡状态,又过了15秒,大多数就昏迷不醒了。
  格温·米恩没有吸到氧气,也没有及时获助。她因受伤导致昏迷,情况变得更严重了。
  当时,驾驶舱内的安森·哈里斯机长冒着机身受损更重甚至是飞机解体的风险,毅然决定驾驶飞机高速俯冲,格温和其他人才不至于窒息身亡。
  俯冲从28000英尺的高空开始,历时两分半,最终停在10000英尺的高度。
  人在缺氧的情况下只能活3~4分钟,否则大脑就会受损。
  俯冲的前半截,也就是前1分15秒内,飞机下降到了19000英尺,那里的空气依然十分稀薄,不足以支持生命。再往下,空气越来越稠密,可以供人呼吸了。
  到12000英尺的时候,人就可以正常呼吸了。到10000英尺时,虽然时间非常紧迫,但还来得及,2号航班上那些失去意识的乘客逐渐恢复过来,只有格温还在昏迷。许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刚才昏迷过。
  最初的那股震惊过后,乘客和其余几位空姐逐渐平静下来,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资历仅次于格温的一位空姐急忙朝飞机尾部的伤者走去。她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奥克朗,是一位时髦的金发女郎。只见她面色苍白,急促地喊道:“有没有哪位是医生?”
  “我是。”没等人叫,孔帕尼奥医生就从座位上走了出来。他个头很小,五官分明,边走边急匆匆地跟空姐说着什么,听上去是布鲁克林口音。他赶忙查看了一下,发觉四周冷得要命,寒风正呼啸着从机尾的大洞猛灌进来。原来的洗手间和机尾厨房一片狼藉,到处是烧焦的木头和变形的金属碎片,现场血淋淋的。机身通向机尾的地方裂开了,电线和各种结构组件裸露了出来。
  因为机舱不再是密闭的了,狂风的呼啸声和发动机的轰隆声相互交织,响成一片。孔帕尼奥医生只能提高嗓门,免得被噪声湮没。
  “建议你把大家尽量集中到前面去。越暖和越好。拿些毯子给那些受伤的人。”
  那位空姐面露难色:“我尽量找找看。”毛毯平时基本上都放在头顶的行李架上,可爆炸过后,毛毯和乘客的衣服等杂物都被释压造成的气流卷走了。
  和孔帕尼奥医生一起去度假的另外两位医生也加入进来。其中一个指挥另一位空姐道:“把你们能找到的所有急救设备都拿过来。”孔帕尼奥医生已经在格温身边跪了下来,三位医生里只有他随身带着医药包。
  无论去哪儿,米尔顿·孔帕尼奥医生都会随身携带一个装有急救用品的小包,这是他的习惯。虽然其他两位都是内科医生,按说比他这位全科医生更权威,但此刻是他在掌控大局。米尔顿·孔帕尼奥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下班”二字。35年前,他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出身于纽约贫民窟,一路摸爬滚打、小有所成。他在芝加哥市离密尔沃基和大道区不远的“小意大利”挂牌开业,成为一位全科医师。从那以后,用他妻子的话说,除了睡觉,就是行医,为此她只能默默忍受。他很享受这种被人需要的感觉。仿佛医生这份职业是他赢来的奖项,生怕一不留神它就会悄悄溜走。无论何时,只要有患者需要,从未听说他会闭门不见;如果有人来请,他也一定会上门问诊。路过车祸现场,很多医生同行都避之不及,担心因为救治不当惹来医疗官司,但他从来不会一走了之。他总会停下车,走出来尽一份绵力。他工作勤勤恳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日积月累,他的医术也越来越精湛。他给人的印象就是,每天马不停蹄埋头工作,恨不得在有生之年减轻世界上所有的大病小痛。对他来说,余生已经时日无多了。
  此次罗马之行,他是想去看看父母的出生地,之前拖了好多年都未能如愿。孔帕尼奥医生打算由妻子陪着,在那里待一个月,因为他年纪越来越大了,答应妻子这次一定会好好休息一下。但他心里早有准备,旅行途中或是在意大利(管他让不让异国行医呢),他一定会有派上用场的时候。这样的话,他得随时做好准备。果不其然,现在就轮到他出马了。
  他先去看格温,因为显然只有她伤得最重。他扭过头对两位同行说:“你们去照顾其他人吧。”
  狭窄的过道里,孔帕尼奥医生把侧躺在地上的格温轻轻翻过来,俯身查探她还有没有呼吸。格温还活着,只是呼吸十分微弱。他立刻招呼刚才跟他说话的那个空姐:“这下面需要氧气。”姑娘随即拿来一个手提氧气瓶和氧气面罩,孔帕尼奥医生检查了一下格温的口腔,避免她的呼吸道被异物堵住。格温嘴里全是血,还有几颗碎牙,孔帕尼奥医生清理了一下,确认出血不会妨碍她的呼吸。他对那位空姐说:“给她戴好面罩。”氧气面罩里发出嘶嘶声。一两分钟过后,格温惨白的皮肤渐渐有了一丝血色。
  与此同时,孔帕尼奥医生立即着手帮她止血,格温的面部和胸部出血十分严重。他动作很快,拿起止血钳夹紧她脸上的一条动脉——也就是外部出血最严重的地方——然后用止血纱布按压其他出血点。他发现,格温的锁骨和左臂很有可能已经骨折,稍后必须给她上夹板。伤者左眼内部好像留有爆炸产生的碎片,右眼的情况还不太肯定,对此他很是担心。
  第二副驾乔丹一直在孔帕尼奥医生和格温身边小心翼翼地走来走去,指挥其余几位空姐把乘客转移到前面的机舱里去。经济舱的乘客尽量全都挤进头等舱里,有的两个人挤一张座,有的被领到头等舱的半圆形休息室内,那里还有多余的空位。多出来的衣物,不管是谁的,只要没被卷走,全都发到了最需要的乘客手上。遇到这种情况,人们总愿意互相帮助,无私奉献,甚至还时不时发扬一下乐观幽默的精神。
  另外两名医生正在帮其他受伤乘客包扎,都是些轻微伤。爆炸发生时,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就在格温身后,他的一只胳膊被划了个很深的口子,但不碍大事。他的脸上和肩膀上也有些小伤口。此时,他那条划伤的胳膊已经敷上了止血纱布,医生还给他打了一支麻醉针,尽量让他舒服暖和一些。
  由于此时飞行高度较低,四周还伴有暴风雪,飞机颠簸得厉害,在舱内转移和照顾乘客就更难了。空中湍流接二连三,飞机每隔几分钟就会猛地上下颠簸,或者朝一侧甩去。除了各种难受,有几个乘客发觉自己开始晕机想吐。
  赛伊·乔丹到驾驶舱内做完第二次报告,回到孔帕尼奥医生身边。
  “医生,德莫雷斯特机长让我转达他对您和两位医生同人的感激之情,谢谢你们所做的一切。他希望您能抽空到驾驶舱一趟,描述一下受伤情况,好让他通知前面的塔台。”
  “按好这块止血纱布,”孔帕尼奥医生下令道,“使劲按住,就那个位置。现在你得帮我找一块夹板。就用那种装杂志的皮套,下面垫条毛巾。找个最大的皮套,杂志就留在里面。”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一有空我就过去。你可以跟机长说,我觉得最好尽快给乘客做个广播。这些人受了惊吓,慢慢地缓过神来。很有必要安抚一下他们的情绪。”
  “好的,先生。”赛伊·乔丹看了看地下依然昏迷不醒的格温,那张本就双颊凹陷、愁眉不展的脸因为关心格温显得更难看了。
  “她还有救吗,医生?”
  “有救,孩子,不过希望不是很大,得看她自己有没有这个体力了。”
  “我觉得她一直挺精力充沛的。”
  “是一个漂亮姑娘吧?”现在的格温血肉模糊,头发又脏又乱,很难看出原来的容貌。
  “很漂亮。”
  孔帕尼奥医生什么也没说。无论如何,地上的这位姑娘是不可能再变漂亮了——除非整容。
  “我一定会把话带给机长的,先生。”赛伊·乔丹比之前看上去更让人难受了,说完朝前面的驾驶舱走去。
  过了一会儿,机舱广播里传来弗恩·德莫雷斯特沉着冷静的声音。
  “各位女士先生,我是德莫雷斯特机长……”
  为了不让狂风和发动机的轰隆声把广播盖掉,赛伊·乔丹把音量调到最大。每个字都听得一清二楚。
  “大家都知道,我们遇到了麻烦——大麻烦。我不想假装没事,也不想开什么玩笑。因为在驾驶舱内,一切都非同儿戏,我想大家也有同样的感受。大家刚才经历的一切,我们机组人员也从未遇过,当然,希望今后也不会再次发生。无论如何,我们都挺过来了。现在,飞机已经得到控制,我们正在返航,大约45分钟后将在林肯国际降落。”
  头等舱和经济舱的乘客此时已经混在一起,不分彼此。两个客舱内的走动和交谈都停了下来。凡是能听到的人,全都下意识地盯着头顶的扩音器,凝神细听,生怕漏掉一个字。
  “当然,大家也知道,飞机受到了损害。好在损害没有预期的严重,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驾驶舱内,弗恩·德莫雷斯特手里握着一支广播的话筒,琢磨该把话说到什么份儿上,坦白到什么程度。放在以往的航班上,他总是把机长广播缩到最短。他不想做那种啰唆的机长,从头到尾说个不停,乘客只能硬着头皮听他说话。但他觉得这次得多说一些,况且乘客有权知道实情。
  “我不想隐瞒,”德莫雷斯特对着话筒说道,“前面还有几个问题等着我们。着陆时一定是硬着陆,机身结构受损会对着陆造成什么影响,我们也不清楚。现在跟大家说这些,是因为等广播完毕,机组人员会开始教大家在着陆前应怎样坐稳,该有哪些心理准备。还会告诉大家怎样尽快下飞机。如有必要,飞机着陆后大家必须马上离开。真到那时,希望大家保持镇静,迅速有序地离开,一切听从机组人员指挥。”
  “我向大家保证,地面人员会竭尽所能地帮助我们。”想起他们需要30号跑道,德莫雷斯特希望一切真能如他所愿。他觉得没有必要细说飞机安定面卡住的事,反正说了大多数乘客也听不懂。他用略带轻松的语气继续说道:“今晚有一点大家还算幸运,因为驾驶舱内不止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机长,而是有两位,也就是哈里斯机长和我。我们两个都是老飞行员了,飞行的年头说出来有时自己都会吓一跳。我们两个多年积累的经验此刻全都派上了用场。我们二人会和第二副驾乔丹一道,相互协作,克服困难。乔丹先生会抽时间回到你们当中。也请大家协助我们。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一定会共同渡过难关,安全落地。”
  说完,德莫雷斯特把广播的话筒放回原处。
  安森·哈里斯盯着眼前的那些飞行仪表,啧啧称赞:“说得真不错,不从政可惜了。”
  德莫雷斯特酸溜溜地说:“也没人会选我呀。大多数时候,没人爱听赤裸裸的大实话。”他郁闷地想起在林肯国际开的那个航空港管理委员会会议,他在会上强烈要求取缔航空港的保险售卖。他说的都是大实话,可效果却很不理想。那些委员会的委员,还有他那个巧言令色、自以为是的小舅子此刻如果得知D·O·格雷罗买了保险,却丧心病狂地想炸毁2号航班,不知会做何感想。德莫雷斯特心想,也许他们还会一如既往地扬扬得意,不过像“这种事永远不会发生”之类的话他们现在肯定说不出口了,他们会说,“发生的这件事史无前例,再次发生的概率少之又少”。好吧,假设2号航班能安全返航,无论他们说了什么,没说什么,自己都要带头大闹一通,坚决反对在航空港售卖保险。跟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听他的意见。今晚差点儿酿成惨剧,无论结果如何,一定会引起广大媒体的注意,他可以多加利用。至于飞行保险、林肯国际航空港委员会委员,尤其是他那个能干的小舅子梅尔·贝克斯菲尔德,他一定会跟记者爆他们的料,揭他们的老底。当然,环美航空公司负责维护公共关系的那帮人肯定会竭尽全力从中作梗,阻止他向外界传话,还会美其名曰“以公司大局为重”。他们尽管放马试试!
  无线电又响了。“环美2号,这里是克利夫兰中心。林肯国际报告30号跑道暂时依旧无法使用。他们会在你们抵达之前尽力疏通跑道。实在不行,只能让你们在25号跑道着陆。”
  哈里斯越听脸色越难看,德莫雷斯特紧接着回话。25号跑道比30号跑道短2000英尺,也窄得多,现在还刮着很强的侧风。前方本就危险重重,用25号跑道着陆更是雪上加霜。
  听完这条消息,德莫雷斯特的复杂心情全写在了脸上。
  飞机还在风雪中来回颠簸。哈里斯基本上一直忙着让飞机尽量保持平稳。
  德莫雷斯特回身转向第二副驾。“赛伊,你再去趟客舱,由你负责。让姑娘们给大家示范着陆时的正确动作,每个人都得学会。然后挑几个看着可靠的人领头,告诉他们紧急出口在哪儿,怎么用。必须让这几个人弄清楚。如果真用25号跑道着陆,跑道肯定不够长,飞机一旦冲出跑道,就乱成一团了。真到那时候,我们都会尽力赶过去帮忙,不过时间很可能不够。”
  “好的,先生。”乔丹再次从他随机工程师的座位上慢慢起身离开。
  德莫雷斯特还心心念念地记挂着格温,真想亲自过去看看她。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和哈里斯谁都不能离开驾驶舱半步。
  赛伊·乔丹走后,孔帕尼奥医生来了。现在出入驾驶舱比原来容易多了,因为乔丹把坏掉的舱门移到了一边。
  米尔顿·孔帕尼奥向弗恩·德莫雷斯特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机长,您要的受伤情况报告我带来了。”
  “太感谢您了,医生。如果不是您……”
  孔帕尼奥毫不在意地摆摆手。“这些稍后再说。”他打开一个皮面的笔记本,翻到夹着一只金色细铅笔的地方。上面已经写好了伤者姓名、受伤情况和治疗结果,这是他的习惯作风。“你们的乘务员,格温小姐,伤势最重。她的面部和胸部多处被炸伤,出血严重。左臂复合性骨折,当然,已经休克。还有,请通知地面的相关负责人,立即安排一名眼科医生候诊。”
  弗恩·德莫雷斯特脸色变得惨白,只能硬着头皮把医生的这番话记在夹有飞行日志的笔记簿上。写到这里,他突然愣了一下,停住笔。
  “眼科医生!你是说……她的眼睛?”
  “恐怕是这样,”孔帕尼奥医生难过地说。他又纠正道:“至少她左眼里有碎片,不知是木头的还是金属的,我看不出来。得请一位专家,看看她有没有伤到视网膜。依我看,她的右眼应该没事。”
  “天呐!”德莫雷斯特觉得浑身难受,一只手捂住脸。
  孔帕尼奥医生摇摇头。“现在就下结论还为时过早。现代眼科手术说不定能创造奇迹。关键要及时送医。”
  “我们一定会用公司无线电把您说的告知地面。”安森·哈里斯向他保证,“他们一定有时间准备。”
  “那我把其他人的情况也说一下吧。”
  德莫雷斯特把孔帕尼奥医生其余的话机械地一一记了下来。跟格温的情况相比,其他乘客受的都是一些轻伤。
  “我得回去了,”孔帕尼奥医生说,“看看情况有没有变化。”
  德莫雷斯特突然说:“别走。”
  医生停了下来,一脸好奇。
  “格温……就是,米恩小姐……”德莫雷斯特的声音,连他自己也觉得十分紧张,别扭极了,“她以前……现在……还怀着孕。这有影响吗?”
  他看到安森·哈里斯吃了一惊,斜着朝他瞥了一眼。
  那位医生迟疑了一下,微微辩解道:“这我倒没看出来。应该刚怀孕不久吧。”
  “对,”德莫雷斯特不敢直视对方的双眼,“没多久。”几分钟前,他决定不再多问的。后来,又觉得自己必须问清楚。
  米尔顿·孔帕尼奥考虑了一下。“当然,对她自己能否恢复没什么影响。至于腹中的孩子,母亲缺氧的时间还不算太长,应该不会伤害到……大家都没怎么缺氧。她腹部并没有受伤。”他停顿了一下,又絮絮叨叨起来:“所以,应该没有影响。只要米恩小姐能挺过去,及时送医治疗,希望还是很大的——孩子应该可以正常出生。”
  德莫雷斯特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孔帕尼奥医生犹豫了片刻,离开了。
  一时间,两位机长都缄默不语。安森·哈里斯率先打破了沉默。“弗恩,我想在着陆前先休息一下。你能飞一会儿吗?”
  德莫雷斯特点点头,双手和脚自动朝那些操纵杆移去。格温的事,哈里斯既没有过问,也没有多说,这让德莫雷斯特十分感激。哈里斯很识趣,无论此刻想到了什么或猜到了什么,他都闷在心里没有吭声。
  哈里斯把记着孔帕尼奥医生报告内容的那个笔记簿拿了过来。“这个我来发。”他调了一下无线电旋钮,呼叫环美航空的飞行签派。
  听完医生的那番话,弗恩·德莫雷斯特震惊之余一时间心绪难平,开飞机反倒能让他放松一下身体。也许哈里斯就是这么想的,也许不是。不管怎样,最终负责着陆的人现在是该好好地养精蓄锐。
  至于着陆,风险依旧存在,但安森·哈里斯显然很有把握。鉴于哈里斯到目前为止的表现,德莫雷斯特也觉得没什么不放心的。
  哈里斯用无线电跟签派报告完毕,把座位慢慢向后移,准备好好休息一下。
  在他身旁,弗恩·德莫雷斯特想集中精力开飞机,可就是做不到。好在对经验丰富且技术娴熟的飞行员来说,水平飞行通常并不需要全神贯注——即便情况像现在这么险恶,也不必如此。他想把格温的事先放一放,尽力不去想她,可格温一直在他脑海中萦绕,挥之不去。
  格温……能被救活的希望“还是很大的”,今晚那个明媚可爱、充满活力的美人,现在永远也去不了那不勒斯了,他们都计划好了的……格温,一两个小时之前她还用她那清澈甜美的英国口音跟他说,我恰恰只爱你一个……格温,他也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呀,可他为什么就是不肯承认呢?
  此刻他悲痛万分,眼前浮现出格温的样子——受了伤,昏迷不醒,还怀着他的孩子;之前,他还像丢不想要的垃圾一样,一直劝她把那个孩子打掉……她还为此闹了情绪,我一直在想,你什么时候会绕到这个话题上来……后来,她有些犹豫不决。是上天的恩赐……既伟大又美妙。可是突然变成我们这样,让你把它结束,把上天的恩赐白白浪费掉。
  到最后,在他的劝说下,她还是让步了。我想,最后还是会站在理智那边的。我会把这个孩子拿掉的。
  现在是没法堕胎了。格温会被送到医院去,那种医院是不会允许堕胎的,除非出现某种情况,大人和小孩只能二选一。从孔帕尼奥医生说的话来看,这种情况似乎不大可能发生,可是过后再打胎恐怕就太晚了。
  所以,如果格温能挺过去,孩子就得生下来。他是该轻松还是难过呢?弗恩·德莫雷斯特不敢确定。
  不过,他又想起格温说的另一番话来。咱俩的区别在于,你有过一个孩子……现在,某个地方总存在着另一个你,这是不争的事实。
  她说的是那个他未曾谋面,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女婴;那个孩子生在弃婴室里,用的是环美航空的3–PPP方案;孩子一生下来就给了别人,他再也没有见过。今晚,在格温的再三追问下,他承认自己偶尔也会想起那个孩子。但他没承认的是,虽然他心里并不愿意多想,可实际上却时不时地想起那个孩子,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他那未曾谋面的女儿今年11岁了,德莫雷斯特记得她的生日,虽然他没怎么想记,但总是忘不掉,每年都会冒出同样的想法:他能为她做些什么——哪怕只是简简单单送句祝福也好……他觉得自己有这种念头,也许是因为他和萨拉一直都没有孩子(虽然两个人都想要),更别提给孩子过生日了……有些问题他明明知道自己答不上来,可还是会忍不住问自己:他的女儿在哪儿?长得怎么样?过得开心吗?有时,在大街上看到年纪相仿的小孩,他也会抱着一丝希望,幻想有没有可能那就是他的孩子……过后,又觉得自己傻得可笑。有时他忍不住胡思乱想,也许他女儿正遭人虐待,或是急需援手,但他却无从知晓,爱莫能助……此刻,这种父亲的本能再次唤醒,弗恩·德莫雷斯特的双手不由地握紧了驾驶杆。
  他头一次意识到:这种永远不明真相的折磨,他真的受够了。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做什么都希望自己能成竹在胸。他本来有能力,也一定会圆满解决堕胎的事,因为这事已经定了,不由分说。就连之前安森·哈里斯那番有关堕胎的话也没有动摇他的决心。没错,事后他也许会怀疑自己,甚至感到难过。但最终他会知道,这么做是对的。
  头顶的无线电扩音器突然响了,打断了他的思绪。“环美2号,这里是克利夫兰中心。左转,航向205。准备好后,请下降到6000英尺。离开10000英尺请报告。”
  德莫雷斯特把4个油门杆全向后拉,开始降低飞行高度。他重新设置了一下飞行航线指示器,开始慢慢转弯。
  “环美2号准备转向205,”安森·哈里斯开始通知克利夫兰中心,“正在离开10000英尺。”
  越往下,飞机颠簸得越厉害,但是每过一分钟,他们离目的地就越近,脱离险境的希望也就越大。同时,他们离航路边界点也越来越近,克利夫兰中心随时都有可能把他们移交给芝加哥中心。移交之后,再飞30分钟就该进入林肯国际航空港的进近管制区了。
  哈里斯轻声说:“弗恩,格温的事,我也很难过。”他犹豫了一下,“你们两个怎么回事与我无关,不过,要是你还拿我当朋友,有什么能帮得上的……”
  “不用了。”德莫雷斯特说。他并不想对安森·哈里斯倾诉自己的烦恼。在德莫雷斯特眼里,安森·哈里斯确实是一个称职的机长,但依旧掩盖不了他那怯懦啰唆的本质。
  德莫雷斯特现在后悔了,几分钟前,他不该过分流露自己的感情,可那时实在是控制不住——放在以前,这也是少有的事。此刻,他再次沉下脸来,尽量不让外人看出他的心事。
  “通过8000英尺。”安森·哈里斯向航路管制报告。
  德莫雷斯特还在控制着飞机,在航路上稳步下降。双眼按顺序依次扫过各个飞行仪表。
  他又想起了11年前出生的那个孩子——那是他的亲生骨肉。就在孩子出生前的几周,他一直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不知道该不该把他出轨的事向萨拉坦白,然后提议一起收养这个孩子。最终,他还是没有鼓起勇气。他怕萨拉受到打击后会有什么反应,怕萨拉永远不会接受那个孩子,怕她把孩子当成自己一辈子都甩不掉的耻辱。
  很久以后,等到后悔也来不及了,他才发现自己错想了萨拉。没错,她也许会备受打击,伤心难过,就像现在告诉她格温的事,她肯定也会伤心难过一样。但伤心过后,用不了多久萨拉就能欣然面对一切,这是她的处事习惯。萨拉性格温和娴静,虽说也会参加那些郊区有钱人组织的冰壶俱乐部或业余油画社,但德莫雷斯特总是嫌她沉闷无趣。不过再怎么说,她从未失去过理智。他觉得正是因为这样,两人的婚姻才能一直维系至今;也正是因为这样,即便到了现在,他也没有动过离婚的念头。
  萨拉一定会想出什么解决办法来的。也许有那么一阵儿她会给他找别扭,不给他好脸色,或许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这样。可她最终一定会同意收养那个孩子,那个孩子最后根本不会吃半点儿苦头。萨拉一定会这么做的,她就是这种人。德莫雷斯特心想:要是……
  德莫雷斯特大声说:“该死的‘要是’,生活中处处都是。”
  他在6000英尺的高空把飞机拉平,加大油门,保持航速。飞机的轰鸣声越来越响。
  哈里斯刚才一直忙着转换无线电频率,在飞机飞过交接点后开始向芝加哥中心报告。他问道:“你说什么?”德莫雷斯特摇摇头。
  暴风雪产生的湍流和之前一样凶猛异常,飞机依旧颠来颠去。
  “环美2号,你们已经进入我们的雷达管制区。”芝加哥中心的一个新声音在无线电里响起。
  哈里斯专心跟管制员对话。
  弗恩·德莫雷斯特思忖着:格温的事,最好现在就做决定。
  好吧,他下了决心:萨拉要哭要骂,他都认了,也许会惹她生气,但他一定要把格温的事告诉她。
  格温怀孕了,自己责无旁贷,这一点他不会否认。
  为此,萨拉也许会在家里跟他撒泼打滚,闹上几天,随后几周甚至连续几个月都不会给他好果子吃,那段时间一定很难熬。但是,等熬过了最糟糕的日子,他们一定会想出解决办法。说来也奇怪,他对两个人一定会想出解决办法坚信不疑——也许这说明了他对萨拉很有信心。
  至于他们能想出什么办法,他也不知道。主要看格温了。虽然医生说了格温伤势很重,但德莫雷斯特坚信她一定会挺过去。格温那么有活力,勇气十足,即便昏迷不醒也会顽强地活下去。无论最后会落下什么残疾或伤病,她一定会适应的。孩子的事,也可以听听她的想法。或许她不愿轻易割舍,或者根本不想割舍。格温不是那种任人摆布的姑娘,也不喜欢听人指挥。她自己很有主见。
  结果可能会变成,他得同时应付两个女人,而不是一个,还得再加一个孩子。是得好好想个办法!
  这还会引起另一个问题:萨拉到底能有多大度呢?
  老天!真是一团糟。
  但是,既然已经做了第一个决定,他坚信会出现好的结果。他难过地想:无论代价有多大,心里有多苦,钱会花多少,一定得这么做。
  高度计显示他们维持在6000英尺的飞行高度。
  当然,那个孩子一定要保住。现在,他已经开始从全新的角度思考孩子的问题了。提到孩子,他自然不会像有些人(比如安森·哈里斯)那样,立刻陷入让人牙酸肉麻的多愁善感当中。不过,这毕竟是他的亲骨肉,肯定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经历。
  今晚,他们去航空港的路上,格温在车里说什么来着?……现在有个小小的小弗恩·德莫雷斯特在我肚子里。如果是个男孩,我们就可以叫他小弗恩·德莫雷斯特,美国人不都爱这么起名嘛。
  也许这样也不错。他不由地笑出声来。
  哈里斯在旁边瞥了他一眼。“你在笑什么?”
  德莫雷斯特噌的怒了:“我没有笑!我笑什么啊?都这时候了,谁还笑得出来?”
  哈里斯耸耸肩:“我好像听到你在笑。”
  “这是你第二次幻听了。这次航线检查结束后,我建议你去查查耳朵有没有毛病。”
  “那也没必要发这么大火吧。”
  “没必要?怎么没必要?”德莫雷斯特气呼呼的,有些草木皆兵,“说不定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让某人发发火。”
  “真是这样的话,”哈里斯道,“没人比你更有资格了。”
  “你要是问完了这些傻了吧唧的问题,就把飞机接过去,我来跟地面那些傻瓜通话。”
  安森·哈里斯把座椅往前滑了一下。“你要是愿意,那就开始吧?”他点点头,“我来掌控。”
  德莫雷斯特松开那些操纵杆,伸手去拿无线电的话筒。做完决定之后,他觉得心里舒服多了,也更坚定有力了。现在,他可以专心地处理眼前的事。他用十分粗鲁的语气道:“芝加哥中心,我是环美2号的机长德莫雷斯特。你们还在下面听吗?还是吃了安眠药走人了?”
  “我是芝加哥中心,机长。我们在听,没有人走开。”管制员的声音略带责备。但德莫雷斯特根本不予理会。
  “那怎么还按兵不动呢?我们遇到大麻烦了。需要帮助。”
  “请稍等。”短暂的停顿过后,传来一个新的声音。“我是芝加哥中心的主管。机长,环美2号,刚才的话我听到了。我们正在竭尽全力,请你们理解。在你们进入我们的管制区之前,有十来个人在不停工作,疏导其他飞机。现在还在继续。我们会优先帮助你们,使用清晰的无线电波段,让你们直线飞往林肯。”
  德莫雷斯特大叫道:“这根本不够。”他停了一下,按下送话键,继续道:“芝加哥主管,你仔细听好。如果是用25号跑道,或是30号跑道之外的任何一条跑道,直线飞林肯一点儿用都没有。别跟我说30号跑道不能用。我听说了,也知道为什么。现在,你记一下,确保林肯方面也完全了解:这架飞机载重很大,我们会高速着陆。此外,我们的机体结构已经受损,安定面配平失灵,方向舵可能也有问题。如果让我们在25号跑道着陆,不到一小时,绝对机毁人亡。给林肯打电话吧,先生,好好催催他们。告诉他们,不管想什么办法,哪怕是把堵了30跑道的东西炸了我也不管,总之我们得用那条跑道。明白了吗?”
  “明白,环美2号,我们非常理解。”主管的声音淡定从容,但比之前多了一点儿人情味。“我们正在跟林肯转达您的意思。”
  “那就好。”德莫雷斯特再次按下通话键,“我还有条消息。是给林肯国际航空港总经理梅尔·贝克斯菲尔德的。把我刚才说的告诉他,然后再加一条——这是他姐夫给他留的私人口信:‘你这个浑蛋,谁让你不听我的,非要在航空港卖保险。现在出了这事,你也脱不了干系。赶快从你的办公室里滚出来,把跑道给我清理干净。这是你欠我的,也是你欠这架航班上所有人的。’”
  这次,主管的声音有些迟疑。“环美2号,我们已经记下了你的消息。机长,你确定要让我们把这些话发出去?”
  “芝加哥中心,”德莫雷斯特立马回了过去,“你说对了,就把这些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他。我现在命令你,把这条消息迅速、大声、清楚地送出去。”

相关热词搜索:航空港

上一篇:11
下一篇:13

栏目总排行
栏目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