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回 捉墨猴英雄显身手 投奸阉教众逞机谋
 
2023-07-20 19:10:16   作者:赵焕亭   来源:赵焕亭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且说众人见那猴儿身形一晃,只认是又蹦向他处,目喜他不曾动。大家正要去取枣儿,这时应门仆人已向秃头人回过话,带领国安来请安。原来那秃头人就是张太监,那个墨猴儿最是他心爱之物。因那猴儿十分灵警,专会研墨,张监虽不善书,却好临池,每日需墨,便叫猴儿去研,以资笑乐。当时,张监不暇和国安说话,望见担盒内有马牙大枣儿,便道:“你送此物来却正用得着。”便命人抓了一大把,乱抛上去。不想众人气力小,并且手下没准儿,一把枣子只有三两枚抛到楼檐,气得张监只管搔秃脑袋。

  国安不由笑道:“待小人抛几枚看看。”说着,从地下拾起掉落的枣儿,两指捻定,手腕一挺,众人喝声“好”,只见那枣儿正打入猴儿怀中,那猴儿拈来便吃。一连三四个枣,倒招得张监也笑起来,便道:“你这手法虽然妙,但这般喂他,他越发不下来咧。”国安道:“且待小人上去捉他下来吧。”张监喜道:“你有这手法,好极咧。却是这么高的楼,怎么上去呢?”国安道:“小人自有道理。”说着,向猴子端详一回,便道:“不知这猴儿可有什么心爱的物事?”便有个快嘴仆人道:“他就是好研墨。”

  国安笑道:“如此,快取墨砚和水盂来。”众人应声取到,却不晓得国安怎的施为。便是张监,望着数丈的高楼,也未免心下怙惙。但见国安取礼担中铺的红纸塞紧水盂口,连墨砚一并揣入怀中,略为扎拽长衫儿,脱去鞋子,光着袜头儿,从容踅近那槐。双脚略顿,早已猴儿似抱向树身,然后“哧哧哧”一…气儿手移足随,不消半盏茶时,早已由竖干趁到横柯上。微风动处,人柯乱晃,这时众人仰望,只管相视吐舌。但见楼上那猴儿,见人趁了来,只“吱吱”地叫两声,却光着眼愣望,意思是自矜得所,不怕人来。

  但是那横柯,距楼檐还有四五尺高下,并且柯身稍细,不能吃力。国安方一使劲作跃势,那柯儿顿时便颜摇不定。众人仰望,正在替国安打软腿儿,便见国安趁那横柯一起之势,踊身一跃,抓住檐椽,说时迟,那时快,横柯向下一趁,国安双足业已悬空。张监方吓得黄了脸儿,便见国安全身一荡,顿时用个倒卷珠帘势,虎躯略拧,早已翻上楼檐,趁势儿脚下趋风,却大宽转奔向楼檐右角,就仿佛不见那墨猴一般。果然那墨猴并不惊蹄,越发光着眼看国安作做。但见国安索性儿蹲在檐角,也学墨猴的样儿。

  那墨猴摇头晃脑,外带着挤眼动嘴,满身乱搔,国安这里亦复如是。招得众人又惊又笑的当儿,但见墨猴向国安“吱吱”叫两声,便顿时收起惊态,越发望得起劲。于是国安又抛了两枚枣子,墨猴接食,越发欢喜,然而国安只如不见他,便由怀中掏出墨砚等物,注上盂水,从容便研。张得那墨猴目不转睛,不由站起来,且前且却。国安仍不瞅他,须臾一个呵欠,趁势儿歪身便睡,只光袜底一抬之间,却将砚瓦蹙翻。于是墨猴引爪搔首,颇露技痒之状。众人望到这里,不由屏息无声。

  便见那墨猴溜溜瞅瞅凑向砚瓦,瞅个冷子撮起砚墨,方想跳去,只听铜索响动,那猴儿“吱吱”地一阵急叫,便见国安一跃而起,早将那猴儿提在手中:喜得个楼下张监连连喝彩。原来国安诱到猴儿,只将脚悄踏铜索,便一下于捉住咧,当时国安施展能为,便抱定墨猴跳向横柯,仍然缘树而下。张监大悦,忙命人好生接过墨猴。细一端详国安,连连夸奖,便立时厚赐赏钱,又笑道:“你这人倒伶俐得很!你回去,替俺谢谢姑奶奶。(指谢氏。)你有空儿,何妨常到这里,咱们谈个天儿呢?今天却劳乏你了。”

  国安叩谢过,挑起空担儿转身之间,还听得张监笑向众仆道:“你瞧梁某人,好个骨格儿,又有如此身手,俺看章公公外寓里那些护院的还都不及他哩。”一仆便道:“主人何妨便留他在此护院呢?”张监大笑道:“你又来咧。咱生平不作亏心事,要甚护院的呢?”(微逗下文苟文明误投张监。)国安听了,不解所谓,便匆匆踅转复命,并述捉猴得赏一节事。

  谢氏夫妇听得国安蒙张监夸奖,自然欢喜。因此之故,许千总待国安颇施青目,不多几日便将他补了名正兵。那国安自入营五,每当下操,无论马上步下,诸凡武功,自然闹了个超超等,但那时京营中上官们都是循资熬到的武夫,只知玩玩走马,吹吹大烟,何曾理会到兵土的武功?因此国安虽抱绝艺,也不好与众浮沉。不想风云气动,不久杨遇春省亲销假,身莅京营。那逢春不愿离了哥子,所以也在京营供职。两人这一来,大整营务,认真操练。一日,又当大操,试及短兵。须臾众兵丁次第试过,点到国安。

  遇春危坐半晌,见众兵丁技艺平平,正有些倦闷,忽见国安声喏如雷,手抱单刀,趋进当场。只一路脚步沉着的光景,已有龙骧虎跃之势。遇春望见,不由精神立振,便离座下阶,以观其艺。这一来,全场神耸。但见国安从容容放开门户,“嗖嗖”舞起,纵横排奡,家数非常,并且力稳气沉,蕴蓄有余。须臾,一路大撒手(刀法中名目。)舞罢,声喏而退。

  遇春大惊,便顿时提笔记名,亲赐花酒。退下操场,还向逢春称叹不置。从此国安名动全营,试必冠军。不多几月,便被遇春擢为排长。方想从容提拔他,以励余众,恰值湖北、四川、陕西各省的教乱警闻次第报到京师,朝廷慨武备之弛懈,便风风火火命各处认真经武,京营拱卫重兵自然须特别加劲。遇春正忙得不可开交,又接到于益来信,知桑梓罹劫,全家入山,未免又添了一番悬念,便将张起打发回家,助于益护守村坊。国难家事,两者交萦,不由将提拔国安之意暂为搁置。

  转眼间一年有余。也是国安命里该有小驳杂,一日国安俩到街坊上,信步踅至一胡同口边,只见肆檐下一个老儿出售杂货。摊儿上碎铜烂铁,乱七八糟,其中有柄短剑,看鞘儿颇颇精致。那老儿一面拭鞘,一面自语道:“既要好货,又不肯出价钱,白白地搅人半晌,这是那里说起?”国安见是宝剑,不由驻足接过,抽出一看,只见精光耿然,似乎锋利,用指弹弹,仿佛是口纯钢物儿。因随口道:“这把剑,怎么卖呀?”

  老儿笑道:“你老相中了,价钱是好说的。您看这锋刃、脊背儿,多么加重,多么劲实!的确是百练精钢,老炉地道货,咱不像王麻子(北京著名铁器铺。)只卖空名头。方才有人给过五两头咧,您老若要,便算四两银。咱拉个主顾,什么多多少少的?”因一端详国安道:“您老在营务中,这把剑很配您使。将来上阵立功,得了大官大位,方知这四两头花得很值哩。”说着,哈着腰儿,满脸陪笑。

  国安听了,方在沉吟,只见一个穿紫花布的少年,敞披大衫,口唱窑调,斜眉瞪眼地踅来。一见两人正在讲交易,不由微膘国安,忽地向天拍手道:“忒另另,飞!哙,好他娘的一只大呆鸟哇。”老儿忙道:“某爷,别这么着呀,什么意思呢?”少年笑道:“闲话休题,今天你利市得紧,咱那勾当快拿来吧。”于是不容分说,一伸手便抓摊上的散钱。

  那老儿顿时鼠须撅起,一把抄住少年的胳膊道:“俺年有年规,月有月礼,一些不欠不少,你如今再要胡闹,却不成哩!”那少年红了脸,业已微嗔,却强笑道:“你这老小子好大胆,竟敢架俺胳膊。那么,你先借给俺散钱吧,你眼睁睁飞来峰的四两头就要到手,还不该孝敬爷爷点么?”国安一见他两个言三语四,就要放下短剑。那老儿又急又怒,便大嚷道:“某爷,你真个诚心搅么?只管胡吣的是什么?俺这也是将本求利的生意呀。你再不要脸,俺立刻喊厅上的抓你去哩。”(当时北京厅坊如今之警察。)

  说着,恶狠狠一搡。那少年不曾提防,顿时闹了个坐儿墩,便爬起来大骂道:“好么,你这老小子真正死心瞎眼!你打听打听爷爷是干么的呀?雁过来,他得拔根翎;虼蚤蹦了来,他还得卸只大腿哩。(纥蚤似虱而善跃,啮肤颇毒。吾乡俗又谓之狗蚤。)你就想吃独食?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俺不叫你马上见过节儿,不算朋友!”说着,一跳丈把高,一直地骂入胡同而去。

  这里老儿连忙向国安陪笑道:“您看,在北京作份小生意真是什么气都得受。方才这街痞倒聒吵您咧,您一时没带钱,只管先拿剑去,随后赐价就是。俺天天在此出货摊,是有名的古董老王,诚实不过,是没人不知的。”说罢,斟了杯滚热的香茶,敬将上来。看官须知,京师老奸商贩专有这套完搭买主的本领,只要你上前一问价,那算非买他的不可,他那路侉恭维,能令你明知上当也得买,何况国安真觉那把剑委实不坏呢!于是两下里顿时成交。

  国安乍得宝剑,十分高兴,便佩在胁下,信步儿转人胡同。方走到胡同那一头,只见方才那少年正在东张西望,一见国安,便迎上笑道:“您这位爷台,怎么拿白花花的银子买臭铁片子呢?那老东西专以骗人,您不信,细瞧那把剑,是水银蘸淬的。你还不寻他交代去!”说罢,大笑而去。这一来,招了许多人乱望国安。国安不由诧异,便抽剑仔细一看,正在无明火起之间,众人却大笑道:“你这人,真是冤大发咧!四两头却买把铁片子,只好留着切豆腐吧。那老王是个滚刀肉的脚色,倚老卖老,难缠得很,你若寻他退货,巧咧货退不成,还招他一片挖苦话哩。”

  国安听了,越发长气,只匆匆转步之间,背后已跟了一群人。到得货摊上,只见老王正笑眯眯猫着腰子收拾摊儿,一见国安,便笑道:“你老还用什么货么?”国安怒着气道:“你这人不对呀,方才那柄剑明明是低货,你如何骗俺四两银呢?银子是小事,但情理上可下得去?”说罢,解剑递给他。老王如何肯接?便冷笑道:“这话奇哩,俗语云:‘货卖当时’,难道你那时没长眼睛?俺也没有保管退换的招贴,你这话向那个说呀?”说着,拎起货包儿,冷笑着就要拔步。

  国安大怒,闯上前一把抓住后项。不想老王后项上长着个茶杯大的血瘤,当时老王只痛得倒抽一口气,双翻白眼,便大怒道:“你这该斫头的兵蛋蛋子!别觉着吃份鸟粮,就如披了虎皮。你这般胡闹,咱就找地处说理去。”说着极力挣脱,翻转身,一头撞来。国安一闪之间,但听众人大叫道:“不好了!打然人咧!”一看老王,业已气绝倒地,额角上鲜血津津。原来这一头来得势猛,年老人脚下无根,只一颊之间,恰好撞到肆柱础上。于是肆主大惊,忙命人拖住国安,顿时唤了当地官人,问明姓名并肇祸原因,即便送付该管。

  这信息报到京营,遇春甚是放心不下,便亲赴该管之所,细询国安一番。且幸是争殴误伤,于是为国安上下营救,得以不死。然而国安营中名字却因此事除掉,没奈何,只得仍寓在许千总家里。这时许千总业已死掉,亏得娘子谢氏依然收留国安,便命他料理些家事。那遇春甚为赏识国安,这时国安既不在营,倒去了许多拘束,因此有暇时,往往去访国安,谈论武功,十分款洽。

  但是国安为人深沉,自己的亡命来历并一腔心事,一总儿也不曾吐露。但是两人偶谈及湖北教乱,国安便恨得咬牙切齿,并将红英手下一干人,如柳方中、冷田禄、马胜等许多来历并恶状等,言之凿凿。遇春问他何由知得如此详细,他却长叹不语。遇春从此方知冷田禄自气走以后,真个的径人邪途,便也将自己和冷田禄的一番交谊向国安一说。国安听了,不由拍膝长叹道:“可见冷田禄是天生恶性,不然,有杨爷如此匡正他,也不至公然作贼了!”

  从此杨、梁两人时时款谈。有时张监来看望谢氏,偶逢遇春,也便促坐谈笑。遇春虽不喜接近太监们,然见张监为人正忠,并且谈起朝局来,很能了然于治体大概,口吻间颇有忠君亲国之意,不由暗暗称奇。至于张监,等闲见不到遇春一流的人物,当时一见那番气概和谈吐,自然也暗为刮目。但是这当儿,三省教乱越闹越凶,朝廷虽睿谋独运,想要平乱,无奈满朝文武不能为主分忧,将个嘉庆愁得什么似的。

  幸得韩城老相国王杰,自和珅诛掉后颇被恩遇,于当时朝政颇有赞划,便上章敷陈时务数条,其中最切要的,是广开言路,以策治安;破格用人,以求将材;严责疆吏,以戒冗阘;端正学术,以范人心。这道章疏奏上,皇帝方慨然要去施行,不想被个坏蛋太监从旁说了两句似是而非的话,将个皇帝闹得龙心不定,就此将王杰章疏抛在脑后。原来他说开言路,无非是辟幸进之途;破资格,就怕开滥窃之渐。你道这坏太监是那个?原来就是和珅的党羽,幸而漏网,此人姓章名华,以佞巧有宠宫中,刻下地位不下于张监。

  当日和珅肆恶,窥伺圣意,大半是他先递消息。自和珅死后,他便也暗暗收敛下来。但是这种人属绿头蝇的,随便下个蛆,还是免不掉的。所以王杰疏上,他就给打了个破头星。他和张监比较起来,真是一薰一莸。张监有时和遇春偶谈起章监,只气得奋拳抵几,这也不在话下。转眼间,教乱披猖已是三年有余,且幸三省教民,意见不一,只知快意胡为,还没有枭杰之材从中联络大举北上的计划。当时朝臣等也就都揣着得过且过的馊主意,许多情形也都不必细表。

  且说梁国安在谢氏处只寓得数月,便被张监唤到外寓里总管些事体。张监是很器重老相国王杰的,时时地去通款曲,也便是国安奔走。一日,国安奉了张监之命,去到芦沟桥左近庄田上收一笔租项,及至回头,业已日色过午。国安行抵国门,觉得口燥,一望道旁有一小小旅店,便趁将进去,就院中凉棚儿下吃茶歇息。方吃得一杯,只听店伙在店门外噪道:“你老要打午尖,咱这里就再好不过。”说着,铃声响动,牵进一匹挺骏样的小川马,鞍辔鲜明,上负行装,褥套内露出剑柄。

  马后跟定一人,有三十多岁,生得短小身材,清秀面目,两道剑眉斜飞入鬓,行步间甚是飘逸。却是文土打扮,长袍缓带,更奇的是一部疏髯,根根见肉,直拖及胸腹。一手提鞭,一手还把着一卷书。只一转眼之间,顿时将国安吓了一跳,不由暗诧道:“此人眼光锐利法,怎的便像冷田禄一般呢?并且他步履态度,分明是个武功朋友,却又是文士打扮,好生可怪!”

  怙惙之间,那客人已入正室。便闻他吩咐店伙道:“快些随便来酒饭,喂好马匹,俺还赶进城去哩。”店伙笑道:“就是吧,您到了京门脸子咧,还忙什么?您老进京,有什么公干呢?大概不是升官,就是发财的勾当罢?凡是上京人,除不了这两档子事。”(所谓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偌大北京,名利而已,)客人道:“俺不过是来访个朋友。俺且问你,京中有位著名的章太监,外寓住在那里呀?”国安听得“太监”二字,不由倾耳,便闻店伙哈哈大笑。

  正是:莫诧行踪多尴尬,已从言语露机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热词搜索:奇侠精忠传

上一篇:第一八五回 北京城国安混迹 浣花溪新抚访贤
下一篇:第一八七回 苟文明误投张公寓 梁国安捕盗王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