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去物欲、昭法纪——序“台湾江湖行”
 
2020-04-17 22:03:42   执笔人:邱胜安   来源:名家接龙   评论:0   点击:

  台湾自光复以后,在朝野克勤克俭、惨淡经营之下,四十多年来,由于政局的稳定,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台湾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繁华富裕,在安定丰足的环境中,更培育出无数的菁英长才;为未来的各项建设,提供了厚实有利的优越条件。

  但是,当此人文荟萃、社会进步的同时,我们发现:民主自由的意识固然高涨,而部份的法治观念仍然模糊、守法精神依旧薄弱,人们多急功近利,以投机或非法手段牟夺巨利而相习成风,城乡色情行业泛滥,青少年犯罪猖獗;黑社会拥枪自重,抢劫勒索、暴力枪击案件层出不穷。这些隐藏于社会阴暗角落的问题,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多元,更显得复杂与严重,它不仅戕害了我们社会不少有用之才,更损毁了我们难以估计的国家资源。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的景象,可让后人得到正面的启发并避免负面的错误。我们有鉴于此,觉得少数国人正汲汲于声色货利、炙炙于气势怨仇,因逞一己之威势与私欲,已直接影响到人心的不安,使社会总体生产力日趋低迷,间接阻碍了国家建设的进展。于是,我们以严肃的态度、悲悯的心情,检视了本报四十多年来所刊布各类重大刑案,从其历史背景、个别犯行、衍生问题等报导与评论,发现很多事例,足可作为现社会的历史辅助教材。几经考虑,特商请当代知名作家,以其生动的笔触,将这些具有乡土性、真实性、传奇性、又富可读性的刑案实例,用小说的方式重新编织述叙,而命名为“台湾江湖行”。

  “台湾江湖行”自在报端刊出后,由于内容曲折离奇,且多属大众熟悉的人和事,不仅为台湾地区广大读者所重视,亦收到海峡彼岸读者的欢迎,乃决定结集出版,希望透过这些往事陈迹,唤醒人类的良知,抑制人性的弱点,珍惜宝贵的生命,而达成维系人伦道德,崇尚法治纪网的共识。

  经国先生曾说:“今日吾人既已处身太空时代,而人心趋向物欲之际,对灵性生活的追求,更有其迫切之需要,否则必将自陷渺茫恐怖境地。”诚然然在时代进步的大环境中,要消弭为物欲所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非加强文化教育以提升灵性生活莫能为功,唯有有形的教育与无形的教化相结合,始能陶冶人性高贵的品质,发挥人类潜在的良知。王阳明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若能心存天理,灵性必廓然昭明而含宏光大,亦自能克制以自我为中心的私欲及个人为前提的私利;使一些沉沦于漫漫长夜的浪子,得以启明复旦,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模式上,坚确操持。以期人人循乎正道,在公德与法纪的规范中、在民主环境的公平竞争下,各自去创造个人的幸福,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带动社会的进步,共同开展国家光明的前途!

相关热词搜索:台湾江湖行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第一部 江湖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