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回 祭祖茔光动乡闾 起遐思情传倩女
 
2023-07-20 19:08:08   作者:赵焕亭   来源:赵焕亭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且说郑氏正要站起去寻顶珠儿,只见鸟枪匆匆踅进道:“惟有你事儿罗嗦,一个顶珠儿碍你甚事?却藏得有影无踪。如今对门何大嫂又在咱家,专等你去找鞋带子要绽鞋,你却在这里坐了个四平八稳!”郑氏噪道:“这何家老婆也是悭吝鬼,寸把鞋带子就不肯白搭上。”因向李氏道:“大嫂还没见哩,去年俺求他作条裤,他倒落了俺二尺布。俺拿过裤来穿一穿,就是兜不住屁股肚。”李氏听了,只笑得合不拢嘴。遇春不敢笑,只得转过脸儿去。

  逢春却噪道:“娘别尽管合辙押韵的唱诗咧,快走吧。”惟有鸟枪没人似的,眼看郑氏笑迷迷的和逢春匆匆踅去。这里李氏娘子便将方才所议完婚之事一说,鸟枪听了自然欢喜。过得两天,祭墓之期已届,祭品、香楮、鞭炮等物早已准备停当,并喊了一班鼓乐。祭台上红花彩绸,配搭得十分整齐。这日清晨,郑氏老早地打扮停当,衫儿、裙儿、外套儿焕然一新。偏巧何大嫂作的新鞋儿有些挤脚,没奈何,只得忍痛一时,便这样俏摆春风地由家门扭向遇春家。

  这时村中男女夹道纵观,郑氏素常满街跑,是没人不识的,大家一见郑氏,便噪道:“二婶婶今天好风光呐!养儿一场,这才显出你的功劳来哩。”郑氏笑道:“不当家划拉的,俺有什么功劳?无非大家帮衬罢了。”(绝倒。)众人听了,不由大笑。又一个村童跑上来道:“二奶奶呀,你好歹给俺偷些祭果儿来,不然俺单在这路口上丢石块,撒泡溺,不污你新鞋子,便是垫你脚趾头。”郑氏笑道:“小猴儿,快躲开!”逡巡之间,可巧脚下一蹶,郑氏攒眉道:“都是你这猴儿会说吉利话儿!”

  正这当儿,隐隐闻得遇春门前鼓乐声动。郑氏一听,撒脚便跑,便有一件黄澄澄的东西掉落于地。村童拍手道:“噫,噫!二奶奶,掉咧!”郑氏一望地下,连忙拾起一物,戴在耳朵上便跑。原来郑氏今天特煞的高兴,他当新媳妇时有副真金耳环,只却扇时戴了一霎儿,以后便压入箱底,永没施展,今天却戴出来。样儿古老,却着实有分量,钳口儿既大且松,所以掉落。(请读者掩卷试恩,著此闲笔何为?既读下文李妈妈拾环一节,乃为下文李氏娘子等避兵入山伏线;夫乃叹作者手写此回,而文心恒萦注于数回之后也。)

  当时郑氏跑到遇春门首,只见祭台儿业已抬出。鼓乐暴作之间,接着一阵鞭炮。鸟枪这时业已顶冠束带,踹着两只靴子脚匆匆由内跑出,望见郑氏便噪道:“你免劳进内吧,娘娘等就出来咧。真是磨宅老婆不拾闲,磨了锅台磨炕沿。”(又一韵语,可谓妇唱夫随矣。一笑。)郑氏一梗小纂儿方要吱喳,只见李氏娘子满面春风中却带了些戚然颜色,早和遇春兄弟厮趁而出。

  那郑氏不容分说,抢上前携了李氏道:“嫂嫂,咱们前头走吧,省得他二叔说俺误了大典。”李氏道:“这却使不得。今天是遇春兄弟得官祭墓,皇上家名器为重,倒是叫他兄弟先行,咱们只随后就是咧。”观者听了,无不暗赞李氏出言得体,便有两个年高父老相视点头。其余年轻男妇们只知瞧热闹儿,只见遇春兄弟穿着崭新的公服,紧跟台祭儿。随后是李氏、郑氏,一个是从容大雅,一个是烂漫天真。惟有鸟枪,却是提起长袍儿,三脚两步早已跑到祭台前面,意思是先向坟地内张罗去咧。

  原来杨氏坟茔起先原有看坟的,后来杨秀才家境不佳,也便从简去掉。近些年来,都是鸟枪岁时整理。那坟茔地基虽大,树木却稀些。近两三年,方由鸟枪栽植些新树:并修了原有的坟房儿,原想招人来看坟,只是没有相宜之人。上年时,有个邻村人,情愿不受雇来看坟。不想过得儿天,他在坟房内夜间招赌。又有一个携老婆的来看坟,鸟枪以为他有家脊,自然可免闲情儿,不想过了个把月,鸟枪只见村中无赖们大把价提肉携酒没早没晚的向坟地内跑。

  那老婆初来时,本是猱头撒脚,这当儿;头儿也光咧,脚儿也煞俐咧,并且穿起两件新布衣,见了鸟枪,只管丢眉溜眼。鸟枪虽有些瞧科,也还没发作。不想一夜里,有两个无赖,在老婆那里争起锋来,火杂杂动了刀子,几乎闹出人命。鸟枪没法儿,只得次第撵掉,赌气子不招看坟的。所以这当儿,自去张罗一切。

  且说遇春等一行人踅进坟茔,只见墓草凄迷,松楸声咽,微风肃肃,衬着半阴晴的天色。遇春一阵伤感,便要落泪。一望母亲,早已珠泪纷纷,因勉强笑道:“今天孩儿们得官告蒸,母亲等请节悲感才是。”口中只管如此说,那语音早已鸭咽。郑氏一见,那里当得?大嘴一撤,就要放声。亏得逢春噪道:“今天谁也不许伤感,倒是行过礼后,俺和大哥除除幕草是正经。”于是鼓乐声停,向坟所摆好祭果,行礼如仪。鸟枪早领了两个壮汉,向坟房中准备茶水。

  这里喜鞭炮砰旬大作之间,早有许多贫家小女儿,一窝蜂似拥将进来,都围定祭台儿,光着眼乱望。还有几个梳歪髻的小女儿口中衔了二拇指头,蹭近李氏等只管上上下下的打量。百忙中,瞅着遇春兄弟,就有吓得掩眼儿的。原来村中习俗,叫作抢福果儿吃。当时郑氏故意瞪起眼睛,向一个拖鼻涕的小女喝道:“谁家一个姑娘家,跑到人家坟地里来?你看俺一脚踹出你去。”那小女一听,顿时吓得撇了酥儿。众儿女一见,也便要跑。

  李氏笑道:“婶婶你这是何苦呢?吓着人家孩儿不是耍处。”于是唤住小儿女等,将祭果一一分给。其于福胙等,命抬将回去,以备阖家饮福。这里遇春兄弟便掖起袍襟,在左近借了两把锄头,就墓前芟除荒草,望得观者无不点头赞叹。李氏和郑氏就茔中巡视一回,一面向坟房中落座吃茶,一面道:“咱这坟地,饶是二叔如此经管,还是荒落,咱早晚还是寻个看坟的方好。”

  郑氏笑道:“嫂嫂快别提看坟的咧,不是招赌就是养汉,委实气煞人哩。”正说着,只听鸟枪在外面吵道:“你这贫婆儿来晚咧!要吃福果,怎不早来?如今分完咧。”李氏等向外一望,却是个四十多岁的贫婆儿,生得安安详详,一手挎只饭篮儿,一手拄杖,向鸟枪笑道:“俺并非来讨福果儿吃,只因方才在坟外草地内拾着一物,料是上坟的娘娘们失落的,所以俺特地送来。”说着由怀中掏出一物,递给鸟枪。郑氏眼快,不由一摸耳朵,跳起来,如飞跑出,一把拖住贫婆道:“你这人倒好实心眼儿,见了外财都不取。”

  说着,由鸟枪手中抢过只耳环,戴在耳上,便拖那贫婆直入坟房。望得李氏娘子暗喑称奇,不由笑吟吟迎上,道:“你这位大嫂,真是拾金不味。快坐下,咱谈谈。”贫婆局促道:“娘娘们在这里,俺如何敢坐。”郑氏不容分说,将他按坐下。一问来历,原来这贫婆姓李,丈夫叫褚诚,就是距腾蛟村百余里外的山中农家。起初本有数亩山田,因历年歉收,又搭着褚诚诚实有余,谋生无术,久而久之,竟至一贫如洗。夫妇虽竭力给人作短工儿,艰难度日,仍是衣食不周。

  这时李妈妈却由邻村中散工回头,因那主人家刻薄得很,有限工资,被他一折二扣的,所剩无几。李妈妈闷闷踅经坟外,无意中拾得耳环,不由暗叹道:“横财不发命穷人。俺一个穷人家,忽得金环,没的倒招出是非。”(大有见识。)所以一径地送将来。当时李氏听罢,连连点头。又见那李妈妈言谈动作,十分诚实,不由心下怜惜。因漫问道:“你丈夫在家,只仗作短工度日,就难怪你衣食不周了。”

  李妈妈叹道:“这无非是小妇人命苦。俺丈夫并非横惰之流,他诸凡农务都会,如种园修植树木等事也来得,就吃亏了赤贫如洗。如今只仗出赁点房租儿添补度日。”郑氏道:“你既赤贫,“如何还有闲房出赁呢?”李妈妈道:“您不晓得,俺家上辈子所留的老房儿甚是宽敞,就是深山中太辟静咧,没得买主,所以至今还在。”正说着,恰好跟鸟枪的村汉进来换茶,郑氏便道:、“你给俺飞回家去,拿两串老钱来,等施谢谢这位大嫂。”

  李妈妈忙道:“娘娘们如要赏赐他,俺立时就走咧。”说着提起篮儿,便要跨出。不想李氏娘子正思量觅一们妇,因笑道:“李妈慢走,左右你作短工儿,且到俺家忙两天如何呢?”李妈道:“如此,小妇人当得间候。”须臾遇春等踅进,问知李妈妈来历,因笑道:“俺小时节常向山中去玩耍,(回映得秘书、食肉芝一段。)却没到过你那山村。”李妈妈笑道:“俺那片山村叫青骡峪。地形儿弯环曲折,只有一小小路口,形如悬瓮,不是山中人,休想寻若道径哩。”(为下文李氏等避乱伏笔。)

  于是李氏出得坟房,又向墓前瞻恋一番。只见那新栽的小树儿,长得支支离离,不甚茂盛。因向李妈妈笑道:“你家夫丈既晓得栽树,你也懂得一二么?”李妈妈笑道:“俺们山村人,眼望的是树,嘴吃的是树,整年价和树打交道,有甚不晓得的呢?”于是娓娓一说栽植修养之法,真是头头是道。李氏方听得十分有趣,郑氏却噪道:“李妈妈呀,你这话俺明白咧。养树就如养小人儿一般,先须摸着他的性儿哩。”(片言扼要。)鸟枪噪道:“你就晓得养小人儿。”于是大家一笑,便寻归途。

  过了两天,遇春便修好书信,打发张起先赴滕家庄。这且慢表。不提遇春等家庭风光,入则膝下承欢,出则良朋快聚;且说那叶倩霞,自回得滕家庄,见了父亲一清并滕蒙,述知平苗一切事儿,大家欢喜不尽。一清道:“如今苗乱虽平,只是刻下白教,各省里闹得十分兴旺。又搭着奸相在朝,百政颠倒。大乱之起,必在旦夕,将来杨时斋怕不有大事作?”因笑顾倩霞道:“你这妮子,快不要去跟人憨跳咧。”

  倩霞笑道:“俺高兴便去,不耐烦便不去。横竖俺也没吃着皇帝老儿的俸禄,自由自在,且须碰俺的高兴哩。”(写侠女高致,如天半朱霞、云中白鹤。)膝蒙大笑道:“霞姑,你事事讲碰高兴不打紧,自你一高兴赴京盗珠,后又一高兴潜赴苗疆,几乎没把俺们急坏了。还是你若芬姑有些知你性情,当时为寻你,闹得人仰马翻,他却淡淡地道:‘霞姑性儿活泼,既乘兴而去,必然兴尽而返,便不寻他也使得的。’如今你真个先自跑回,竟被你若芬姑一语道着咧。”

  倩霞笑道:“俺出门一趟,谁也不想念,就是想念俺若芬姑哩。”滕、叶两人不由抚掌大笑,一瞧倩霞,早已趋入内院。当时倩霞既晤若芬,自然彼此欢喜。倩霞略说遇春平苗本领,早招得小鬟仆妇等,都格格挤向帘儿外,便如听评书一般,(不知当日霞姑灿花之舌,得及此书生花之笔否。一笑。)不由得东喷一声,西喷一响,不约而同地暗想道:“俺家姑娘,轻易没有笑容儿,只似一盆水澄澄的。如今杨姑爷如此本领,难道他还不格格的笑一声么?”于是争就帘继一瞅,只见若芬依然没事人似的。

  当时大家退下来,一个仆妇便赞道:“咱家姑娘无怪将来是一品夫人的命儿!你看人家多么大样大量的呀,听了天大喜事,就会不笑笑!象那等拾个秃大钱,就乐得拍屁股的人,再也没大福的。”一个小鬟却笑道:“俺偏不信姑娘真不欢喜。你等我暗暗留意,偏要寻出姑娘欢喜的证据来。”众人笑道:“你真个能寻出姑娘欢喜的证据俺们没别的,准先托薛媒婆给你寻一个绝俊的小女婿子。”小鬟听了红了脸,便来扑打。正闹着,只听若芬唤人倾脸水。

  原来倩霞一面谈,一面挥尘净面,若芬也就势除下金钏,随手儿置在榻头,就用倩霞面水洗洗手儿。当时仆妇等应声踅进,来端面水,只见若芬正在和倩霞对坐吃茶。那小鬟一眼便瞅见榻头金钏,便向众仆妇抿嘴一笑,即便端起面盆踅出。须臾仆妇等都来,小鬟悄笑道:“如何?俺说姑娘不喜,是故意拿这劲儿,果然被俺看出喜的证据来咧。你想姑娘素常价行止动作,不消说是都有准规矩,便是戴个花儿、卸个朵儿,无论怎样的忙,再不会丢三抛四。今日为何将手钏儿扔在榻头上,就忘了戴昵?”(写若芬贞静端庄,乃从小鬟等科诨中透出,文心微妙之至。)众人听了,不由会意,相视而笑。从此倩霞除和若芬作伴外,依然跟一清精研武功。过得些时,滕芳兄弟也便由北京抵家。滕蒙询知遇春等乞假省亲,十分欢喜,因笑道:“俺一向在家闷得紧,将来有机会,俺也要出外散散去咧。”

  不提兄弟聚首,各淡别后之事。且说倩和若芬一处欢聚,不多儿日,已复儿女常态。隔一两日,便磨着若芬到后湖中去玩耍一回,或闲得压油儿,便磨着若芬讲回典故儿、教回针黹儿,消磨光阴。只是倩霞听起典故儿,便精神百倍;只要手儿一拈针,顿时呵欠连连。招得小鬟都笑道:“叶姑娘括针儿,就似秀才相公掀书本,一摸便困。却怎的抡刀舞剑,又那么妙相呢?”倩霞赌气子道:“天下无难事,只怕用心人。俺偏要学学他哩。”

  于是每日饭后,定要伴若芬作些针黹,虽不能飞针走线,然而好歹的能连缀上,也就算很难为他咧。便是这般光景,转眼个把月。一日午后,若芬不在房中,倩霞一个人,低垂玉项,作了一霎活计,只觉脖儿低得发闷,便停针向窗外一望。只见院宇静悄,日影迟迟,只有溜溜的微风,吹得檐前铁马叮咚。不由暗想道:“真是人是地行仙,几日不见走一千。俺在苗疆跳荡时,如在目前,而今却坐在深闺绣榻作这耐性活儿。”

  这一想不打紧,顿时觉金戈铁马、旗帜翻飞,恍如见遇春等跃马如龙、挥刀蹴敲,自己便如提刀跳跃,奋斫于千军万马之中。又一联想,竟想到遇春兄弟抵家后家庭风光。再一联想,竟想到若芬将来于归。许多没头没脑的念头儿,竟乱嘈嘈地都拥上来,顿时闹得脸烧耳热。百忙中一针戳去,竟戳到手指肚儿上,于是略一定神,暗笑道:“好没来由!人家若芬姑若想揣时斋叔抵家光景,倒还罢了,俺这不是没来由么?”(绝倒,写倩霞儿女心情,细洁之至。)想罢,赌气子丢下针黹,踅到院中,试回拳脚。正在熊经鸟伸,打得十分起劲,只见一个小鬟笑嘻嘻地跑来,道:“叶姑娘,怎不瞧瞧去?如今俺家主人们都眉欢眼笑的,都商量着送俺姑娘出阁哩。俺还听说,俺姑娘的小婶婶,叫什么凌妥姑,和俺姑娘是一个喜日子出阁哩。”

  倩葭愕然道:“你别胡说咧。”小鬟一扭头儿道:“姑娘不信便罢。方才杨家姑爷打发人来下书,并送喜帖儿。那来人叫什么张起,呵呀!叶姑娘,你还没见哩,那来人长得山精似的,说起话来瓮声瓮气,几乎将俺吓栽一跤。呵呀!叶姑娘,俺姑娘被人抬了去,您不想他么?”小鬟一面噪,一瞅倩霞,业已没影儿咧。

  原来他说到“张起”二字,倩霞早已跑向前厅。果见滕蒙兄弟正询张起一切细事。当时大家厮见,滕芳便笑道:“霞姑,你时斋叔问候你哩,并请你伴送若芬姑到他家盘桓几天。”倩霞以为是真,不由笑逐颜开,便道:“真个的,几时起程呐?俺正闷得什么似的哩。”一言方尽,只见滕蒙哈哈一笑。

  正是:夭桃喜信方传到,折柳离情可奈何。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热词搜索:奇侠精忠传

上一篇:第一七八回 议婚事妯娌叙家常 闹喜堂新郎逃俗例
下一篇:第一八〇回 辞故里妥站就婚礼 落贼船岑姆起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