檃括于雅俗之际,出入于新旧之间——独抱楼主武侠小说论
 
2019-11-30 15:56:41   作者:林保淳   来源:网络转载   点击:


独抱楼主杨昌年

  在台湾武侠小说发展的过程中,旧派武侠一直都具有深邃而广远的影响,尤其是还珠楼主与王度卢,流风所及,可谓无所不在。还珠楼主以奇幻瑰丽的想像,融冶佛道妙义及术数,“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注1,珍禽异兽、奇地洞天、灵丹妙药、玄功秘笈,无一不是早期台湾武侠小说最引人瞩目的内容,嫡系的墨余生、衡山向梦葵姑不论矣,就是三大家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也沾溉余慧,受益不少。至于王度卢,则以缠绵悱恻的爱情,于刚劲雄杰的侠客世界中,回波流绕,于丰神俊逸的英雄事业外,另开一扇款款柔情的儿女情长之窗,从郎红浣以下,无不倾倒,正式确立了台湾武侠侠骨柔情兼具、英雄儿女并存的架构。

  大抵上,台湾武侠小说是从1960年10月古龙的《孤星传》及1961年7月陆鱼的《少年行》开始 注2,逐渐摆脱旧派的影响,但陆鱼于完成《塞上曲》(1962)之后,即告封笔,未见赓续;而古龙则历《情人箭》(1963)、《大旗英雄传》(1963),直到《浣花洗剑录》(1964),才正式确立台湾武侠“新派”的路径。在此之前,旧派武侠的风格、套数,如影随形,处处笼罩着台湾早期的武侠作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时的作家只是一味的模拟、承袭旧派武侠,别无新颖、出奇之处。事实上,1960年可以说是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捩点,在旧派过渡到新派之际,正居于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位置上。在这个时间点上,独抱楼主创作时间为1960~1962无疑是非常值得观察的一个指标。

  一、1960年的台湾武坛

  1959年末,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之职的胡适先生,受邀访问香港,在世界新闻学校公开演讲时,曾语出惊人地说“武侠小说是下流的”。胡适是著名的学者、白话文学的倡导者,地位之隆崇,一时无与伦比,发为此论,其影响的深钜可知;故迅即引发当时香港武侠作家的集体抗议。注3撇开胡适论点的确当与否不提,他的观念,无疑可代表当时台湾艺文界、学术界及整个社会舆论对武侠小说普遍的看法。这个时候,台湾的武侠小说从步履蹒跚开始,历经郎红浣、成铁吾、三剑客、伴霞楼主、孙玉鑫等作家不懈的努力,方始逐渐站稳了脚步;面对如此不堪的批判,依理应有所反弹才是。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就在香港武侠作家集体奋起反击的同时,台湾的武侠作家,反而采取了默默以对的态度,对此不置一词。这固然是武侠作家的怯懦与自信不足所致,但也无形中显示出当时庞大无比的压力,和1930年代的武侠作家一样,他们无力反抗,也深知即便反抗,效果也是微乎其微。武侠小说向来是“恶名昭彰”的了,对此,他们表示沉默,但沉默不表示默认,广大读者的强力支持,以及丰厚报酬的后盾,他们以具体的创作行动,企图扭转、打破这种“下流”的论调 。注4

  1960年,武侠小说读者确切的状况,由于从未有相关数据可以参照,颇难论断,但是,从当时各大报刊均有武侠连载中可知 注5,基本上已拥有相当广大的读者群。此时的读者,部分是自大陆来台的人士,部分则是甫脱离日本殖民掌握后逐渐成长的新一代台湾人。据教育部统计处的资料,1950年,台湾各级学校的毕业生人数为120,345人,至1960年,则已达329,672人,十年内增长约为3倍之多,毕业总人数高达200多万人,这些人都是在传统中国文化氛围中教育成长的,自然也成为武侠小说阅读人口生力军。

  在这些生力军的鼎力支持下,当时“八大书系”的各家出版社,需稿孔亟,亦纷纷以高价码鼓励、拉拢作者。以古龙为例,当时他锐气英发,以初生之犊的勇气,挥笔进军武林,开笔一连串就有《苍穹神剑》、《剑气书香》、《月异星邪》、《剑毒梅香》、《湘妃剑》及《孤星剑》六部作品,气魄相当令人震惊。古龙文笔、才情俱佳,自是众家出版社争相拢络的对像。据〈古龙的武侠及感情世界〉注6所云,古龙初写小说时,第一集稿酬为八百元,但一经交稿,立即暴涨,古龙自信满满,遂要求当时负责出版《剑毒梅香》的清华出版社援例调高稿费,甚至要求先付版税,但为清华的负责人拒绝,因此《剑毒梅香》只写了4集1960年7月,古龙就辍笔停写,而转于《上海日报》开篇写《湘妃剑》9月,并为真善美出版社写《孤星传》10月。对此,古龙亦直言不讳,“那我只好替别人写了,钱很重要,尤其是在穷的时候”。因此,《剑毒梅香》的出版,整整中断了五个月,直到后来上官鼎自告奋勇续写,才又恢复出版12月。初出道的古龙,即可要求调增稿酬,而出版社又乐于给付,其间没有广大读者群的支持,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至于稿酬方面,1960年的古龙最先是800元一集,《剑毒梅香》于6月间出了三集第4集7月出,古龙单单从清华就领足了2400元;据《中华民国统计资讯网》所载,1960年的国民平均所得为5250元,换句话说,当时古龙在清华的所得就为平均所得之5.5倍,还不包括其他出版社的稿酬,如此丰厚的报酬,对以“稻粱谋”为计的作家,是何等大的诱惑正无怪乎尽管随后又有严格的禁令箝制,依然风起云涌的,就在1960年一口气新增了数位生力军投入武侠创作的行列。

  1959年12月31日,当时负责执行文化审检工作的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警总,通过了一道政令——“暴雨专桉”注7,针对市面流传的武侠小说展开严格的扫荡、查禁工作。这是台湾首度,也是唯一次针对单一类型的文学作品施加的查禁政策,具体的行动则见诸1960年的2月15~17日 注8。“暴雨专桉”是政治力粗暴地干预文学创作的恶例,由于旧派武侠几乎全数遭禁,等如是硬生生地斩断了台湾武侠小说与大陆旧派武侠血脉相连的脐带;再加上此次的禁令分明是“项庄舞剑,志在沛公金庸”,香港名家梁羽生、金庸、蹄风等人的作品,也随之绝缘于台湾。脱离了母体的台湾武侠小说,在政治威吓、文字贾祸,无孔不入的寒蝉效应下,举步维艰,但却出人意料之外的走出另一条创作路线,以“去历史化”的虚写方式,重新构筑了新的武林、新的江湖,更为台湾武侠小说史写下辉煌灿烂的新页。注9

  就在这一年,前辈作家卧龙生的《玉钗盟》注10正开始展现脍炙人口的魅力、司马翎的《剑神传》注11逐渐模塑着一代大侠石轩中、诸葛青云的《一剑光寒十四州》注12持续着白马青衫江湖行;此外,伴霞楼主的《八荒英雄传》(1959)延续出《紫府迷踪》传奇、孙玉鑫撰述《滇边侠隐记》、高庸令狐玄摹写《血影人》,老将健笔,依旧虎虎生风,在武坛上高视阔步。而也正在同一个时间,萧逸伸展《铁雁霜翎》、慕容美烟酒上人迸流《英雄泪》、东方玉矢志《纵鹤擒龙》、武林樵子誓结《十年孤剑沧海盟》、墨余生《琼海腾蛟》翻生波澜、上官鼎闪出《芦野侠踪》的身影与踪迹,而一代鬼才古龙,则从《苍穹神剑》到《孤星传》,一连六部飘散着《剑气书香》,独抱楼主亦不甘寂寞的以新秀的姿态,掀开了《南蜀风云》。英风侠影,同时现踪于武坛,纵横于江湖之上,真是“一时多少豪杰”大抵上,除了稍晚的柳残阳(1961),《玉面修罗》、司马紫烟(1961),《环剑争辉》云中岳(1963),《剑海情涛》、独孤红(1963),《紫凤钗》、秦红(1963),《无双剑》外,台湾武侠小说名家几乎已全员到齐,这是何等的盛况!

  二、情怀独抱——独抱楼主与武侠小说

  独抱楼主(1930~),本名杨昌年,湖南湘阴人。因早年丧父,贫苦失学,故十六岁即投笔从戎。1947年奉母来台,始继续完成学业。1955年毕业于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先任教于师大附中,后更历任静宜、政大、师大各校讲师、教授及系主任等职。2000年从师大退休,一生致力于现代文学、古典小说之研究,成果极为丰硕,有学术专着及现代小说、散文、戏剧、评论等数十种。

  杨氏创作武侠,为时不长,大抵为在师大附中任教时所作,自1960年处女作《南蜀风云》始,迄1962年的《金剑银衣》,共写了11部作品,目录如下:

   书名   出版时间    备注
  ==============================================================================================================
  南蜀风云   1960    处女作,海光出版,完成时间为1959年12月
  --------------------------------------------------------------------------------------------------------------
  青白蓝红   1960    海光出版
  --------------------------------------------------------------------------------------------------------------
  恩仇了了   1960    海光出版
  --------------------------------------------------------------------------------------------------------------
  双剑忏情录   1961    大美出版
  --------------------------------------------------------------------------------------------------------------
  叱吒三剑   1961    海光出版。1981年,皇鼎改题为《血花剑》
  --------------------------------------------------------------------------------------------------------------
  迷魂劫    1961    大美出版。1978年汉牛盗版改题为《迷劫》
  --------------------------------------------------------------------------------------------------------------
  人中龙    1961    大美出版
  --------------------------------------------------------------------------------------------------------------
  七巧铃    1961    海光出版
  --------------------------------------------------------------------------------------------------------------
  璧玉弓    1961    海光出版。1978年汉牛盗版题为《玉弓缘》,而版权页则误署名为向梦葵
  --------------------------------------------------------------------------------------------------------------
  古玉玦    1961    海光出版
  --------------------------------------------------------------------------------------------------------------
  金剑银衣   1962    署名“冷朝阳”,春秋出版
  --------------------------------------------------------------------------------------------------------------
  失剑记    2005    未完,未出版
  --------------------------------------------------------------------------------------------------------------

  这11部作品,多数为10集左右的中短篇,《恩仇了了》、《迷魂劫》稍长约20集,唯《璧玉弓》长达36集,可谓是杨氏的代表作。尽管创作时间不长,杨氏对侠稗的深情始终未减 注13,对后起诸秀及从事武侠研究者更奖掖有加 注14,多次担任武侠论文及创作的评审,晚年更试图重新出发,草创《失剑记》未完,以学者兼作家的身分,不遗余力的推广武侠。

  独抱楼主之笔名,据杨氏自承,乃取“伤心人别有怀抱”之意。这难免使人联想到个人的情感经历,尤其是杨氏的武侠小说取效于王度卢处甚多,于男女情思,再三致意;但诚如刘鹗在《老残游记~序》所说的:“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宗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杨氏生长于乱世之中,自幼失怙,于战乱之际,间关山海,颠沛流离,辗转于荆、湘、川各地,最后更远渡海峡,寓居台湾,身世之感情,难免藉之而宣舒,故虽为虚构的小说世界,却处处可见其对川蜀、荆湘民俗风情的细致摹绘,实乃藉武侠以寄寓其京华想像、流连向慕之思。杨氏个性潇洒俊逸,“喜读侠稗”,对“至性至情的人中之隽”注15——侠客,多所钟爱,以为武侠“书中所标榜之人物,其善良心性及正直行为,对今日社会人心能发生良好影响”注16,此则为其关爱社会之感情。及至秉笔撰武侠,亦唯愿能“与能助人进德修业之文相比,与能激励士气人心之文相比”,故“恒以明辨善恶是非,反抗极权,伸张正义为旨”注17,此又可显见其忠爱家国之感情,一片恫瘝在抱的诚心。是故所谓的“怀抱”,初不必非伤心人不可,杨氏扩充侠客任侠重义、缠绵悱恻之情,以博学鸿儒之才识,发为侠骨柔情之文章,虽成就略逊于卧龙、司马、诸葛、古龙等名家,要亦台湾当时有数的重要作者之一。

  杨氏为中文系科班出身,后来更为著名的学者,在文艺理论上的造诣,非一般的武侠作家所能企及,而心胸朗阔,不拘守传统,对武侠说部高瞻远瞩的视野,也远远超过一般的学者,无论对武侠创作、研究,都展现出无尽的关切之意,尽管未正式投入过武侠研究的领域,但偶有的散论,却往往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武侠小说的特色,他曾引述皮述民教授之语予以发挥:

  武侠小说之盛系由于“读者的苦闷”,有异于一般文艺创作动力来自于作者“苦闷的像征”。注18

  通俗小说的命脉,唯在读者,也唯有摆脱“作者中心论”的束缚,才能真正掌握到武侠通俗小说的精神与意义。关于这点,笔者曾有〈成人的童话世界——武侠小说的“本体论”〉注19 一文,强调以传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作者中心论,“忽略了在庞大的社会体制下,很多默默努力的小螺丝钉“无力可以回天”的窘境,以及饱受巨轮碾压而卡陷于其中不得伸展的苦闷”,认为社会永远是不完美的,永远会有许多疲惫的、受创的、抑郁的心灵,需要在现实之外寻得一处可以慰解、弥抚、伸展的空间。陶渊明可以藉避秦的桃源暂作歇息,现代人又何尝不能藉成人童话聊作纾解,暂时抛开紧张、纷扰、征逐、动荡的生活,而于想像的世界中寻得足以让心灵悠游自肆的空间。注20

  正所谓“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注21,实际上便是发挥了此一观点,但长篇大论,反不如此寥寥数语来得精辟警策。以此可见杨氏的非凡见识。

  三、独抱楼主与旧派武侠

  尽管从出版、文化的角度来看,日据时代台湾对大陆的讯息接收并未完全隔绝,但1923年开始蔚然成风的大陆旧派武侠小说,显然并未影响及于台湾,除了嘉义“兰记书局”在1930年创刊的《三六九小报》上经常刊登贩售武侠、武术丛书的广告,而在大陆走红一时的电影《火烧红莲寺》注22,亦曾在台湾上映外,鲜少有人谈论到武侠作品。大抵上,1940~1941年林朝钧在《风月报》上发表的《台湾奇侠传》,从第10期开始,将原来“述古小说”的标题改题为“武侠小说”,可视为台湾武侠小说的先声。不过,此书基本上仍然延续传统古典说部或文言小说的“义侠”观念,与旧派武侠关系不深;1943~1944年间,姚民哀的《三凤争巢》曾以“江湖客”之名刊于《风月报》,方始有了正式的联系。但大量的旧派武侠,应是在台湾光复1945后,才广泛的流传于台湾,尤其是1949年前后,随着国民政府转撤来台的大陆人士,可以说是传播武侠于台湾的最主要力量。

  早期的台湾武侠作家,从郎红浣伊始,清一色是大陆来台人士,彼等在大陆期间,就濡染、浸润于旧派武侠之中,有心发为创作,自然也深受旧派武侠的影响。据笔者过去亲访的老一辈作家卧龙生、诸葛青云等,都坦言曾受到旧派武侠的影响,尤其是还珠楼主与王度卢,更是他们乞灵的大宗;而从无缘亲炙的作家,郎红浣取法王度卢的侠情、成铁吾规彷赵焕亭的历史、墨余生渲染还珠的奇艳,从作品中亦不难窥其针线;古龙在谈论武侠小说历史时,更历数北派武大家的成就,给予了甚高的评价。注23

  还珠楼主武侠小说的特色,叶洪生在《蜀山剑侠传探秘》一书中论之綦详,大抵神魔变幻、奇功秘境、玄理妙谛、飞剑法宝,足为其别开武侠生面,而文笔之雄伟、凋饰之华丽、想像之瑰奇,更迥出俗流之上,故叶氏誉之为“天下第一奇书”注24。至于还珠楼主武侠之沾溉后人,叶氏认为《蜀山》实为“武侠指南”,五十年代以后的港、台诸名家,无不直接、间接向还珠取经,而尤以“古洞奇遇”模式影响最深:

  试看此一山中传奇所构成的要素:少年英雄、深山古洞、武功壁画、高人传授、秘笈真解,外加灵丹妙药及仙家异果,无一不备。如此种种“奇缘奇遇”,乃为后世武侠小说建立了一套相沿成习的创作模式;不论贤愚不肖,皆照搞照搬,只是略加变化而已。注25

  的确,独抱楼主的武侠小说也同样援据了此一模式,在全数11部的作品中,无一不是以屡获奇遇的少年英雄为主角,《南蜀风云》中的雌雄宝剑、天龙宝剑,《叱吒三剑》中的清凉火剑、蠹剑、碧玉吴钩,《青白蓝红》中的千年火狸、优昙仙花、龙胆、铜符秘笈,《双剑忏情录》百练神剑、绕指神剑等,皆是贯串全书的神兵、灵药、秘笈、异兽,而《古玉玦》中所想像的“兰珠古国”秘境、《迷魂劫》中的绿厦迷楼、流水仙境,亦是还珠仙山洞府的翻版,尤其是独抱楼主的代表作《璧玉弓》,摹写异兽有能言善道的鹦鹉、善解人意的狸奴、飞天巨鹤雪儿、狴犴异兽、翔空宝驹,乃至邛崃七大禁制中“撒乡”里的“猥琐”奇兽、食火巨蟒;而璧玉宝弓、楛矢七箭、麾角神剑、白龛六珠、运斤神斧、风雷真经、九鲤金书等神兵、秘笈,亦层出迭见、威力惊人;至于撒乡、水府、雪窟,以及地底火山爆发,虽不如还珠之瑰丽奇幻,亦非人间之所能有。《蜀山》韵致,尽在其中。

  王度卢的武侠小说,论者皆肯定其“悲剧侠情”上的成就,尤其是《鹤铁五部曲》从江小鹤与鲍阿鸾因“世仇”、李慕白与俞秀莲因“礼教”、玉娇龙与罗小虎因“门第”到韩铁方与春雪瓶因“命运”所造成的爱情悲剧,有极细致及深刻的摹写,尤其是善于运用大量的心理描绘,将主人翁内心的冲突与矛盾、悲怆与欢喜宛转呈现于读者眼前,使读者不自觉地随之而悲、随之而喜、随之而叹惋痛恨,徐斯年谓:

  他把悲剧诸因素集中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心理来加以展现;另一方面,又注重展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从而找到了侠情小说的一种优化模式。相应地,在叙述结构上,基本实现了从“情节中心”向“性格中心”的位移。……这是度卢先生“悲剧侠情”小说的艺术构思高于其社会言情小说之处,是他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的主要贡献,也是他馈赠后来者的最珍贵的遗产。注26

  王度卢的武侠小说,融汇了他最精擅的言情技巧,是武侠小说“侠骨柔情”两大支柱的确立极重要的关键,尽管台湾多数作家并未走向徐氏所谓“性格中心”的位移,仍旧以“情节”为最大的考量,但毫无疑问地,在侠客的英雄事业中,从此亦少不了儿女情长,武侠小说仅有英雄而无儿女,简直就不能说是武侠小说了。独抱楼主在“柔情”方面,显然是别有会心的,《双剑忏情录》以“情”开端,藉雌雄双剑写杨青与管小眉的深情;《青白蓝红》写蓝天佑、白婷与司徒青、池映红两对侠侣曲折的爱情;《迷魂劫》写欧阳漱石与阮妥娘、欧嘉芙,萧史与靳芷多变复杂的情感历程,几乎占了全书的大半,尤其是《璧玉弓》,主角巩青麟从入雁荡山学艺初遇桑窈娘开始,鱼服帮有吕瑛、玉楼帮有诸葛燕、弱水有黄珊珠与修罗仙子、关东梅剑有刘丹凤、蝴蝶帮有刘忏娘、勾陈派有南陵玉女,简直是天生的情种,活脱脱一个《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不让金庸《天龙八部》的段誉专美于后。书中多次以详尽的心理分析手法,细腻地摹画巩青麟徘徊、依违在众女之间既喜又惧、既不该又不舍的矛盾心理,可谓是直接承续王度卢的血脉。

  独抱楼主自幼喜读侠稗,除了古典侠义说部外,也对旧派名家津津乐道,于还珠、王度卢二人,更力表推崇,如论还珠楼主小说时云:

  早年读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时的感觉是“不能卒读”太好、太精妙,以致于不能浏览即过。作家想像力的丰赡足可惊人,使你不禁会怀疑人类头脑的复杂果能如此那样的翻新出奇,有如《老残游记》中王小玉说书的稀世绝响,难怪有人说嗣后武侠小说中的想像设计均都归宗于此。注27

  对还珠楼主瑰奇的想像,高度推崇,甚至举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相题并论。至于王度卢,则云:

  而最使我心仪的莫过于王度卢。记得三十多年前在台中,一位“人之患”同业公会的朋友说,王氏的系列侠稗地位应该是经典之作。信然笔者欣赏他集中一无想像自创的奇诡武功,所凭的就只是勇气、技法所驾御的一剑:这一项能贴近人生,加强可信度。而王氏之所以感人、迷人者又在他的小说氛围,一种浪迹江湖、困顿于市井孤独凄凉的滋味,感性叙写常使人荡气回肠。由《鹤惊昆仑》到《铁骑银瓶》一气呵成的五部悲情侠稗足可傲视。注28

  独抱楼主显然是“情怀独抱”,对王度卢这位以哀情闻名的作家情有独钟,认为写李慕白、俞秀莲“留有余味”;写玉娇龙“读者们能有悲怆而无失落感”,较诸金庸在《射雕》与《神雕》中两不相侔的黄蓉更胜一筹。注29

  独抱楼主于旧派武侠五大家中,独推还珠与王度卢,可想而知此二位大家对其创作的影响。然而,还珠楼主以神怪仙侠取胜,尽管后期作品因政治因素影响,颇有入世气息,但毕竟仍是以仙宗一脉为世所推,其想像之瑰奇诡丽,非人间世所能想望;而王度卢则平凡写实,扎根于现实世界之上,摹写的是人间侠客的柔情与侠骨。前者出世,后者入世,独抱楼主兼取蹊径完全异趣的二者,势非有所更张不可。而此一更张,正显示出台湾武侠小说蜕转的迹像。

相关热词搜索:独抱楼主 林保淳

上一篇:江湖血腥载酒行 — 柳残阳作品研究
下一篇:剑气箫心一书生:闲谈